Alan Mathison Turing 1912~1954

"劍橋五重奏"的作者 卡斯蒂(John L.Casti 1943~ )1999年 虛構了一場饗宴

時間:1949年 地點:英國劍橋的基督學院

提出一個問題:機器能思考嗎? 

讓史諾(小說家 物理學家),圖寧(數學家),霍爾丹(遺傳學家),薛丁格(量子物理學),維根斯坦(語言哲學家) 共聚一堂 各抒己見

今天 先請圖寧登場 讓我們認識他

請先看一下簡介 計算機科學之父 。

  1. 史諾(Charles.P.Snow 1905~1980) 兩種文化(文學家與科學家)
  2. 霍爾丹(J.B.S.Haldane 1892~1964 遺傳學家)的最後幾年 在印度的工作
  3. 薛丁格的貓怎麼了 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 (薛丁格 Erwin Schrodinger 1887~1961 量子力學家) 
  4. 研究人工智能必讀維根斯坦哲學
    Key Word:符號系統 邏輯的本質 語言的語意與意義  機器學習、類神經網路、深度學習、模式辨認
    (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1889~1951 哲學家 語言哲學 心靈哲學 數學哲學)

圖寧的工作
  1. 解決了希爾伯特(David Hilbert 1862~1943)的判定性問題(Entscheidungs problem)。
    1928年,Hilbert在國際數學家會議上呼籲數學家研究數學的基礎。
    他特別指出:
    1.數學是否完備(complete)?
    2.數學是否相容的(consistent)?
    3.數學是否可判定的(decidable)?
    1931年,Godel:「對於明確建構起來的形式化算術理論系統而言,如果這個系統是相容的,那麼它就不可能是完備的。」(哥德爾定理)
    會不會有一種"機械程序",把它用在數學命題上時,能辨識此命題在系統裡能否得證?
    1935年,圖寧寫出"On computable numbers,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 problem",確定了可計算性理論。堪稱計算機科學之父
  2. 密碼學 源自數論 資訊戰早已開打

  3. 1952年,Alan Turing發表"形態生成的化學基礎",借用化學的反應-擴散系統建立研究形態生成的數學模型。
    Turing模式在現實世界裡最好的例子就是B-Z反應---同心圓與旋轉的螺線 。
  4. Alan Turing與形態生成    The Chemical Basis of Morphogenesis1952   費伯納西葉序(Fibonacci phyllotaxis) [費氏數列]
  5. 用Turing方程式模擬台灣瓢蟲的斑紋與豹紋
  6. 非線性動力學 [視頻介紹非線性動力學]
  7. 二次戰後Turning對Hilbert第八 第十問題產生了濃厚興趣,他後來的主要研究大都是以這兩個問題為主軸展開的。...... 盧昌海 Riemann猜想漫談(九)
  8. 人工智能之父......Google Duplexoogle Duplex通過了圖寧測試嗎?
    影片中的引介人是Googlegle母公司新掌門人 皮蔡(Sundar Pichai)
    圖靈測試可謂歷史悠久,在1950年由圖靈提出,源於他在哲學期刊《心靈》(Mind)刊登的重要論文〈計算機械與智慧〉(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)。
    在這篇論文中,圖靈探討「機器能否思考」這個問題。
    他認為與其討論「機器」和「思考」的定義來解答問題,倒不如以另一個相關但較少歧義的問題代替。


參考資料
  1. Alan Turing紀念館
  2. 蝴蝶方程式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J.D.Murray 1989
  3. 近藤(Shigerru Kondo)與淺井(Rihito Asai)的模型------1995
  4. 書評:圖靈 如謎的解謎者(圖寧傳)     
  5. 計算的極限  科學松鼠會/計算機
  6. 模仿遊戲(Morten Tyldum導演)是對圖寧的拙劣模仿
    看看李國偉先生怎麼說:CASE電影講座
    簡單地說 要真正了解圖寧 就不要看這部電影
  7. 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:多彩繽紛的計算世界
  8. Hilbert第八問題:
  9. Hilbert第十問題:給定一個任意的Diophantine方程,設計一種普遍的算法,能用有限多次運算確定該方程是否有整數解。
  10. 數學 語言和你的腦 美國語言學家和工程師沃爾夫提出「沃爾夫假設」,認為精通語言是其他認知能力的必要條件。
    著名的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支持這項假設,認為有了語言能力,才能進一步發展計算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