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典   民主制  公民大會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[參考]

Pericles的繼任者 克里昂 422BC陣亡

希波戰爭50年後,提洛同盟已經退化,成為雅典保持和加強其在愛琴海的霸權的權力和強制工具:

隨著時間的推移,雅典逐漸把同盟變成了發展自己利益的海上帝國,

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,它動用了同盟國金庫的資金,試圖把其他同盟國都降至臣屬地位,哪一個造反,就以武力鎮壓之,把它當作被征服國,接管其海軍,勒索其貢賦。

原先站在雅典一邊並免費享受保護的國家,很快便不得不向雅典人納稅。 

當時雅典是民主政治的、進步的、城市的、帝國主義的、文學藝術繁榮發達的國家。

斯巴達卻是貴族政治的、保守的、農村的、地方性的、文化鄙俗落後的國家。

雅典的民主政治和斯巴達的貴族寡頭政治處於水火不相容的地步,雙方都想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擴大到其他希臘城邦。

雅典支持各邦的民主派,斯巴達支持各邦的貴族派,相互敵對、各不相讓。

經濟上雙方為爭奪奴隸、原料和商品銷售市場,不斷發生爭端。雙方政治經濟矛盾的日益尖銳。 

值得注意的是對當時的人來說民主的雅典代表著壓迫,

而反對民主、軍國主義的、壓迫本國內的大多數人(黑勞士)的斯巴達則是自由的希臘的保衛者。 

 

公元前429年,伯羅奔尼撒人先進攻普拉提亞,要求普拉提亞人背叛雅典或者保持中立。

普拉提亞人向雅典求助,雅典允諾一定要盡力幫助他們,呼籲他們不要變更現有的同盟條約。

伯羅奔尼撤人轉而開始軍事行動。普拉提亞人也不示弱。

雙方大建攻、防工事,相持不下。伯羅奔尼撒人嘗試了各種手段,總想不必長期圍攻便取得這個城市。 

 

斯巴達 貴族寡頭制

執政官 archon 斯巴達將軍伯拉西達

斯巴達人實行「二王制」。

兩個國王只有在打仗時才擁有近乎無限的權力,一個國王充任統帥,一個國王留守國內。

平時,一切重大問題都由30個人組成的「長老會議」決定。

有5個執政官協助國王處理政務。

一切有關城邦的重大事務,均由長老會議作出決定。

然而,名義上還要由公民大會通過,方可有效。

斯巴達國家的政體屬貴族共和政體。

城邦的主要政治機構包括:國王2人,分別由兩個王室世襲。

主要權力在宗教和軍事方面,平時主持國家祭祀和處理家庭法案件,戰時一個國王領兵出戰,另一個居守。

由於兩位國王擁有平等的權力,往往互相牽制,使王權受到限制。

 

長老會議。兩個國王是當然成員,另有成員28人。長老任職終身,出缺時從年逾60的公民中□選補足。

長老會議為公民大會準備決議案,主持刑事審判,並處理國家行政事務。

 

公民大會。由年滿30歲的全體斯巴達男性公民組成。

公民可以在大會上參加議案的表決和官員的選舉,但不能提出議案。

公民大會表決的方式,一般以與會者呼聲的高低為準,因此未必能真正表達公民意願。

監察官5人。每年改選一次,原則上每個斯巴達公民都有被選舉權。

據說,監察官原是國王手下助理司法事務的官員。

約在征服美塞尼亞之後,他們的權力逐漸增大,不僅可以監督斯巴達城邦的一切官員,而且後來竟然有權審判以至處死國王。

每次國王出征都有兩名監察官隨行,實地監督。